流產(早期妊娠喪失)雖然較為常見,但對女性的身體及情緒均可能造成影響。流產多數原因與胚胎或子宮環境有關,而一次流產後並不代表下一次妊娠必然失敗。本文由醫生為您介紹流產後應進行的檢查、何時需要進一步尋找原因,以及檢查結果正常時的注意事項。
Q1:張醫生,流產後應做哪些基本檢查與追蹤?
A1:流產後最重要的是確認流產過程是否完成,以及身體狀況是否穩定。醫生通常會使用超聲波檢查(ultrasound scan),評估子宮內是否仍有懷孕組織殘留。如有需要,會安排藥物或手術(如刮宮)清除。
一般情況下,陰道出血可能持續數天至約兩週;只要出血量不多於月經,且無發燒或異常分泌物,即屬正常。如出現出血量明顯增加、腹痛劇烈、發燒或惡臭分泌物等情況,應立即就醫,因這可能表示感染或子宮內仍有殘留組織。
醫生在覆診時,也會檢查子宮收縮情況,並視個人情況安排血液或荷爾蒙化驗,以評估身體是否恢復至非懷孕狀態。
Q2:如何找出流產的潛在原因?
A2:大部分流產與胚胎染色體或發育異常有關,屬自然淘汰結果,並非母體問題。約八成早期流產屬於這類情況,因此首次流產後通常不需要立即進行複雜檢查。
若女性出現三次或以上連續流產(即「反覆流產」),醫生可能會進一步評估潛在原因,包括:
- 子宮結構問題:如子宮中隔、黏連或肌瘤,可能影響胚胎著床及發育。
- 荷爾蒙或內分泌因素:例如黃體功能不足、甲狀腺疾病等。
- 慢性疾病或免疫系統異常:部分女性可能因血栓傾向或抗磷脂抗體綜合症而影響胚胎血流。
- 遺傳因素:夫妻一方若攜帶染色體平衡異常,也可能導致胚胎發育停止。
醫生會根據病歷、流產次數及懷孕週期安排相關檢查,例如超聲波、血液化驗或染色體分析。即使經過詳細檢查,部分個案仍可能找不到明確原因。這並不代表未來無法懷孕;許多女性即使曾多次流產,最終仍能順利生下健康嬰兒。
大部分流產屬自然現象,與母體健康或生活行為無直接關聯。流產後應以身體康復與情緒調整為首要任務,並在出現反覆流產時尋求醫生協助找出原因。即使原因未明,透過健康生活與專業跟進,女性仍有機會再次懷孕並順利分娩。
#流產後檢查 #流產原因 #反覆流產 #家庭健康服務 #婦產科醫生 #自然流產 #胚胎發育異常 #子宮健康 #婦科檢查 #懷孕準備 #葉酸補充 #心理支援 #懷孕安全 #女性健康 #早期流產 #母嬰健康 #情緒調整 #婦女健康資訊 #健康懷孕 #張凱晴 #婦產科專科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