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會由於母體或胎兒的狀況,順產可能需要轉為緊急剖腹產。這種轉變通常是為了確保母嬰的安全,醫療團隊會迅速做出專業判斷並採取行動。以下將詳細說明順產轉為緊急剖腹產的常見原因及手術過程。

Q1:甚麼情況下會由順產轉為緊急剖腹產?
A:

  1. 胎兒窘迫:胎兒心跳異常(如心率過快、過慢或不規律),可能表示胎兒缺氧。
  2. 產程停滯:子宮收縮不足或不協調,導致宮口無法有效擴張。胎兒位置異常,(如臀位、橫位)或胎兒頭部與骨盆不匹配(頭盆不稱)。宮口擴張停滯(如長時間停留在某個分娩階段)。
  3. 母體健康問題:產婦出現高血壓、子癇前症或子癇症。或嚴重疲勞或無法繼續用力。子宮破裂風險增加(如曾有剖腹產史或子宮手術史)。
  4. 胎盤或臍帶問題:胎盤早期剝離,導致胎盤與子宮壁分離,影響胎兒氧氣供應。臍帶脫垂,臍帶滑入子宮頸或陰道,可能壓迫導致胎兒缺氧。
  5. 其他緊急情況:胎兒過大(巨大兒)或雙胞胎等複雜情況。產婦或胎兒的緊急醫療狀況(如感染或出血)。

Q2:緊急剖腹產的過程是怎樣?
A:

  1. 評估與決策:醫療團隊(產科醫生、助產士、麻醉師等)會根據胎心監測、產程進展和母體狀況進行快速評估。醫生會與產婦及家屬簡單說明原因,並取得同意(緊急情況下可能直接進行以保護母嬰安全)。
  2. 準備手術:產婦被轉移到手術室。麻醉師會施打麻醉,通常是脊椎麻醉(局部麻醉,使下半身無痛感)或全身麻醉(若情況緊急或脊椎麻醉不可行)。
  3. 手術進行:醫生在腹部下段(通常是比基尼線位置)切開一道約10-15公分的橫切口,然後切開子宮,將胎兒取出。胎兒取出後,醫生會清理羊水、剪斷臍帶,並檢查胎盤是否完整。若無併發症,胎兒會交由新生兒科醫生或助產士進行初步檢查。
  4. 術後處理:子宮和腹部傷口會被縫合(通常使用可吸收縫線)。產婦被轉往恢復室觀察,監測生命體徵和術後狀況。

順產過程中若需轉為緊急剖腹產,難免會讓人感到不安。不過,若能預先了解相關原因及轉變流程,將有助減輕焦慮,並更從容地為分娩做好準備。如有任何疑問,建議及早向醫生諮詢,獲取專業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