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前篩查有助早期評估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、遺傳疾病或其他健康風險。當篩查結果顯示高風險時,準父母可能會感到焦慮。然而,通過採取適當的後續步驟,能幫助家庭做出明智的決策。以下是應對高風險結果的關鍵步驟。


Q1:如果產前篩查的結果為高風險,後續有哪些應對步驟?
A:
1.進一步的醫療監測和評估
在高風險結果的情況下,醫生可能會建議定期進行更深入的胎兒監測,例如:

  • 超聲波檢查:評估胎兒的發育情況,如心臟缺陷、神經管缺損等。
  • 無創性胎兒DNA篩查:如T21或NIFTY檢測,這些檢查可以進一步了解胎兒的染色體異常情況。

2.診斷性檢查
高風險篩查結果不代表最終確診。因此通常建議進一步進行診斷性檢查,以確定是否存在實際的染色體異常或遺傳疾病。常見的診斷性檢查有:

  • 羊膜穿刺(Amniocentesis):從孕婦子宮中抽取少量羊水進行檢測,能準確檢測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異常。此檢查通常在孕期第15至20週進行,準確率達到99%。
  • 絨毛膜取樣(CVS, 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):從胎盤取樣進行基因檢測,通常在孕期第10至13週進行,適用於較早期確定結果。
  • 單基因疾病檢測:針對有特定遺傳病家族史的孕婦,如地中海貧血、血友病等。

3.遺傳諮詢
如果篩查結果顯示高風險,建議尋求遺傳學專家的建議。遺傳諮詢可以幫助準父母了解胎兒可能面臨的遺傳風險,並解釋不同選擇的後果。遺傳顧問會根據家族歷史、篩查結果和診斷檢查結果提供專業建議。

4.討論選擇和決策
當確診胎兒有嚴重遺傳病或先天異常時,準父母需面對關鍵選擇,包括:

  • 繼續妊娠:為胎兒準備適當的醫療照護並制定出生後的治療計劃。
  • 終止妊娠:在法律允許範圍內,與醫療團隊與家人充分討論後,部分家庭可能考慮終止懷孕。
  • 尋求第二意見:若對篩查或診斷結果存有疑問,可諮詢專業醫生,獲得更全面的建議。

5.評估胎兒預後與產科管理
若決定繼續妊娠,醫生將根據胎兒的具體病症提供相應的孕期管理建議,包括:

  • 產前醫療監測:對於某些可治療的疾病,提供產前藥物治療或其他支持。
  • 分娩計劃:針對如先天性心臟病、脊柱裂等特殊情況,醫療團隊會安排相應的產科照護,確保嬰兒出生後立即獲得所需治療。
  • 新生兒照護計劃:如確診新生兒有特定遺傳疾病等,可提前安排專業照護與治療。

產前篩查結果僅提供風險評估,並非確診。當結果顯示高風險時,應與專業醫生合作,進一步進行診斷性檢查和專業諮詢,以便做出明智的決策。無論最終選擇如何,最重要的是保障母嬰健康和家庭福祉。